关于辽源市促进软件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
辽工信发〔2019〕281号
关于辽源市促进软件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
各县(区)工信局、开发区经济发展局:
以促进软件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为突破口,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提升软件技术支撑能力,培育壮大骨干企业,通过推进工业控制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层融合应用,深化行业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集成技术在传统产业应用,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新技术应用,加快我市软件服务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我市软件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
一、软件服务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目标
近年来辽源市积极推进软件服务业发展,不断加深软件产品和服务在企业生产、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积极扶持软件企业做大做强,提升软件产业竞争力,培育企业提升创新和智能服务水平,促进软件服务企业全新型的发展模式。2018年全市纳入吉林省软件公共服务平台的软件企业有13家,软件业务收入2256.72万元,预计到2021年,全市软件服务业收入力争突破3000万元。培育3-5户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软件服务企业。通过典型示范,初步形成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协调配套的软件服务产业体系。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我市软件服务业现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制约产业快速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产业规模总体偏小,带动能力不足。近年来,我市软件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快,但相对于产业较发达的省内其他城市,我市还存在加大差距。从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度上看,我市软件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较弱,这既与我市经济基础有关,也与对软件服务业这一新兴产业的认识不充分、发展较晚等因素有关。
(二)产业发展联动不够,相互促进作用较弱。软件服务业与传统产业联动不够,促进作用较弱。目前,我市传统产业仍在工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工业经济增长依靠资源大量消耗的传统发展路径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竞争力弱的问题依然突出,企业主要依赖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在现阶段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好软件服务业的发展来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重大课题。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力量匮乏。目前,我市软件服务业大部分企业对技术研发普遍投入不足,很多软件服务业企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缺乏核心技术团队和研发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创新要素缺乏和技术力量支撑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软件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影响产业继续发展壮大。
(四)高技术、高学历人才严重不足。软件服务业是一个大量依靠高技术、高学历人才发展的特殊产业,辽源市的软件服务业企业在高精尖人才上存在严重的缺口和不足,客观上看来辽源市软件服务行业的薪资水平、产业发展水平、经济基础等要素条件与发达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吸引高精尖的软件技术人才落户辽源发展创业。
三、重点任务
(一)积极壮大产业规模。
1、发展工业控制和嵌入式软件。通过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抓住工业领域“转方式、调结构”机遇,以纺织袜业、装备制造、建材等重点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研发设计数字化、装备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大力推进工业控制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研发,实现创新突破,壮大产业规模。
2、推动软件产品拓展应用市场。依托智信网络、上东科技、齐力科技等重点企业,以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为核心,围绕消防安全、纺织袜业、舆情监控、电子政务等行业领域,推进应用软件创新发展。在行业应用领域,加强软件服务产品在政府、银行、保险、证券、电信、交通、制造、零售、教育、科技、卫生、能源、旅游、房地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电子政务、行业解决方案、信息技术运维、咨询和培训等业务发展。在增值业务领域,抓住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机遇,推动自主应用软件开发,实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重点突破,支持移动电子商务、移动办公、多媒体娱乐、游戏、定位服务等应用软件开发,加大推广力度,扩大收入规模。
3、提升系统集成能力。充分抓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消费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培育打造我市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提升整体资质水平和市场拓展能力,推动系统集成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4、积极发展工业云服务平台,鼓励企业与平台提供商合作或独立建设云服务平台,为用户从事研究、开发、测试提供应用环境和服务支撑;鼓励发展软件云服务,引导软件企业向基于云计算架构下的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模式转型,发展软件在线开发、在线销售和在线服务,为海量的用户群提供更为稳定、快速、安全的应用和服务。
(二)着力加强要素支持能力
1、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吉林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围绕信息共享、众包设计、协同创新等模块,为软件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服务。加强全市创业大厦平台建设,加快形成服务标准、服务流程、服务形象和核心业务的核心平台,为软件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2、推进建立软件产业协会。推动建立软件协会,加强优势资源整合形成合力,促进成员企业提升软件技术研发和服务水平,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我市软件开发与应用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产业创新合作平台。
(三)努力培育壮大企业
1、积极培育骨干企业。通过项目带动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人才、技术和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支持企业申报国家规划布局重点企业,参评全国软件百强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发展壮大。充分发挥骨干企业良好的产业整合和带动能力,优化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强优势资源整合,发挥行业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2、大力支持中小非公企业。引导中小非公企业走差异化、专业化发展道路,鼓励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形成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局面,带动行业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对软件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工作进行分解细化,推进对重点工作的指导、监督。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协调力度,形成共同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信息技术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和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鼓励企业与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辽源技师学院加强联合,建立集教学、科研、开发和生产一体化的产学研基地。
(三)强化政策支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软件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金融服务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扶持。充分发挥现有各级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软件服务业项目及单位予以重点支持。